返回第130章 单位手续  带着超市回五零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钢厂、酒厂、布厂,随便拿出来,都很有发展前途,就算等到八十年代,国营厂大部分都开始走下坡路,这几个厂子也能撑到九十年代,等到九十年代的时候,他们都多大了?距离退休也不远了。

所以,这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事儿,她就这么看着这几个字就很中意,更枉论推辞一了,开不了口啊!

“虽然我给你妈妈了药,但那些都是收费的,你也给了药费,这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理由!”

曾尛还是觉得受之有愧,然而简楚却坚持己见。

“你错了,这些市面上买不到的药,我妈的命,远不是那些钱能够买得到的,这三个工作,你就收下吧,也算了却了我妈对你的愧疚和感激之情了,你不知道我妈,每次提到你都是遗憾,遗憾不能报答你,她因为这个病,受了很多的苦,是你让她重新带着自信上班的,所以曾尛,不要再推辞了,好吗?”

曾尛原本还想着要不要用更多的钱去感谢简家人,可是现在听了这话,却什么也不出口了。

她只能充满感激的看着简楚,“谢谢,真的谢谢你!”

俩人吃过饭各自回了寝室,曾尛就进入空间开始写信。

曾焱去钢厂,曾昌繁去酒厂,曾玉兰去布厂。

这些厂子都是这个年代的大厂子,很有发展前途,而且布厂和纺织厂常年都有合作关系,曾玉兰去那里最为合适,尤其这孩子对服装设计有兴趣,这个工作简直就是给她量身定做的一样。

至于钢铁厂和酒厂,不管他们是去做一线工人还是其他岗位,她相信她的两个弟弟会以自己优秀的能力顺利转正。

简楚给她的是单位直接开的入职单,只要拿着这份单子去单位报道,就能直接上岗,虽然只是临时工,学徒工,但是只要干得好,早晚会有转正的时候,就像二叔三叔他们一样,尤其他们三个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若非时局造就,恐怕就能上大学了。

这样的人才,相信对他们厂子而言,也是重视的,这般一想,笔下就越发迅速了。

为了这封信能够被完好无损的寄到家饶手里,曾尛选择了军邮,按上军戳,胆子再大也不敢私自拆开。

曾尛写好信也差不多到了集合的时间,将信件递到了宿管科,就跑去集合了。

由于明就能休息,所以下午就算是面对条件恶劣的匍匐前进,攀岩,也都咬牙坚持到最后。

晚课依然是理论知识,直到晚上九点才下课,回宿舍的路上,几个家伙凑过来,争相恐后的问曾尛明有啥安排,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去玩儿?

曾尛不好意思的拒绝了,“还要回单位办个手续,顺便将我的行李都带回来!”

作为最熟悉她的人,自然知道她这个学霸以二十岁的年纪大学毕业的事儿,唯一不知道的大概就是她的职业了。

对外她的是医生,没有加那个法字,一来怕人家难以接受一双触碰尸体的手,二来是真心觉得法医和医生没什么区别,临床医生学的课程她都学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实习的机会,这个他们领导也告诉她了,日后出任务的时候,会尽力将她安排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去,如果做不了法医,那就做医生,反正不会让她这身本领白学。

“你们不需要回单位办手续吗?”

曾尛觉得这一点很奇怪,刘锡晨和池杉听言,拍了拍她的肩膀。

“已经办妥寄过来了。”实际上他们都事先接到通知,有准备的时间,不像曾尛这么仓促。

还有,虽然不知道曾尛是怎么入选的,但看着眼前这几个或多或少跟她联系的人来看,十之八九是被他们一起举荐进来的,加上有关部门的调查,那么凭她的能力入选进来,也似乎没有问题。

作为未来六男一女的组合,如果女队员是一名优秀的医生,那对他们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起码就刘锡晨所知,在举荐那一栏,他写的是曾尛,而池杉,也写的曾尛。

他们俩就有两票了,那何栋和简楚那里,自然也不会少。

看似不经意的组合,其实这当中有着诸多牵扯,比如刘锡晨和池杉的友情可以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刘锡晨和简楚,刘锡晨和何栋,何栋和姜擎,简楚和何栋,要没有联系的大概就只有光明了。

但偏偏光明和曾尛好像也认识,只要曾尛能够坚持到最后,刘锡晨就有自信将他们七个人串成一个队伍。

大家都是省的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京城,如今又因缘巧合下来到这里,可以踏出的每一步,都好似冥冥之中有人指引一样。

刘锡晨他们不需要回原单位报道,但是光明同学刚刚进入大一,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读的也是军校,这个年代不是当兵就是当工人,男孩子们只要分数够,一般都会选择军校所以他也需要回学校办手续。

姐弟俩一大早就坐上部队的车,上车就被蒙面,直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