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下地插秧  带着超市回五零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蓝擎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儿,这得亏您没问,您要是问了,我就更没脸了。

蓝母怎么想的,曾尛不知道,反倒是曾诚和曾立夫妇,觉得蓝家人很实在,甚至还张罗着,要不要秋播的时候也过去帮忙?

因为吃了人家一顿饭,叔叔婶婶竟然想用体力去回报人家,这是多心善啊?

可是曾尛却一点也不想让他们再去受苦受累了,到此,她觉得她对蓝家已经仁至义尽了。

如果蓝母今没有那些话,甚至哪怕一句用他们自己的粮食做顿饭,她也不会拦着叔叔婶婶去帮忙,可是现在,她打算不惯他们这毛病,再大的恩赐,她觉得她已经还够了。

于是对叔婶道:“秋播的时候就不用去了,蓝擎了,村里面会有人帮他们的。”

听言,曾诚和曾立也就不在勉强了,毕竟人家都了,他们上赶着过去帮忙算怎么一回事?

之后的三虽然每都会有降雨,但因为太热了,并不能缓解田里的干旱。

而这个时候,田里面的水都是人工一车一车的拉的,非常费时费力。

但好在溪流距离田地还不算太远,又无形之中省了不少的力气。

溪流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曾尛觉得,如果将这里的田地都改成梯田,从山上把水引流下来,会更加的方便,如此一来,也无需全家老齐上阵的给田地里送水了。

曾尛不懂种田,但她脑海里有梯田的一些形状和原理,她打算有空的时候好好想想,然后再整理成合适的话,转述给自己的长辈们听,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了,应该更有经验。

挑水担水的过程有多辛苦,自是不必,得亏没让叔叔婶婶去给蓝家担水插秧,否则那还得把人折腾成什么样儿?

耗时三四,才将地里彻底的打扫干净,灌溉到合适的水位,之后就是插秧。

插秧之前苗床已经准备妥当,一般秧苗长到35寸长时即可移栽,一个四方格一个四方格的摆放在家里面,只等这边地一收拾出来,就开始插秧。

在他们这里,第一插秧,称为“开秧门“。

这家里要备好饭菜酒肉,供家人享用,餐间,还要每人吃一个鸡蛋,意谓“讨彩头“。

所以7月底这一大早,曾家人就在曾家老二的院子里聚餐,老太太、两位婶婶一起做的。

早饭非常丰盛,粘稠的碎米粥,新鲜的炒时蔬,白水蛋是曾尛拿过来的,是自己买的。

现下他们家是五口人,都半大子饿死老子,他们正在长身体,吃的多,曾尛拿粮食过来,奶奶不许,那她就只有在家煮好鸡蛋拎过来,她可不好意思在叔叔家白吃饭。

现在曾家人已经接受了曾尛用知了猴换粮食鸡蛋的事实,虽然他们迄今为止没见过和她合作的那个人,但粮食总是造不了假,是以不但不怀疑,还非常支持,有时候叔叔婶婶晚上闲了,也会去帮曾尛抓知了猴。

这五六过去,她已经又卖了6300元,加上去蓝家那卖蘑菇野材1810元,还有这些的粮食、鸡蛋、调味料、肉、糖果等花销,她还剩下一万三千元。

当初给老五兔买了两罐奶粉,现在一罐还没吃完,估摸着能吃到她满月。

到8月8号的时候她就满月了,原本没这么省的,但他们家是混合着米油一起喂的,所以感觉上要比干吃奶粉的奶娃娃要瘦,要省好些。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照鼓还算仔细,还是她平日里喝的水比较好,兔一比一白皙,一比一漂亮,而曾家因为这孩子的加入,每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声,无比和谐。

现在她和曾森、曾焱以及曾淼都能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她和曾森下地干活,曾焱和曾淼就在家里帮着打稻谷,总之孩子们谁都没偷懒,勤快的围绕在长辈们跟前儿,活色shai的很。

爷爷奶奶经常夸他们有眼色,懂礼貌,也不枉她这段时间的辛苦教育。

因为只有懂事了,才不会让人觉得烦,人家不烦了,才能和谐相处,这就是为人处世之道。

丰盛的早餐过后,她和木跟着叔叔婶婶,一起去地里插秧。

清晨稻田里的水非常的凉,贸然下去很容易得静脉曲张,尤其这水里面还有水蛭等可怕的虫子,其实她很怕的,她在空间卖渔具的地方倒是找到了那种连体的下水皮裤,可是这东西也不能贸然拿出来,因为不出它的来历。

所以下水之前,她穿了两条裤子,并用布条把腿扎结实,脚上也穿了两条袜子,防止被蚂蟥水蛭咬。

她建议叔叔婶婶还有玉兰他们也绑上,但他们都嫌弃麻烦,而且常年插秧,早已习惯。

曾森倒是没有反对姐姐的好意,反正衣服到时候还能洗干净,于是就仿照姐姐的方法,武装完毕之后才下水。

玉兰在旁边笑他们俩太矫情别来给我计较那个时候有没有这个词,我只是间接的表达这个意思,认真你就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