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入山  启复汉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道了?”

“嗯。”刘启回道:“父亲,您早就知道?”

“是。”

“那您为什么不给我说?”

“我担心这件事会影响你的决定,我知道你从小就是个善良的孩子,要是知道了这件事,肯定会选择去做主事。”刘父放下手里的工具,走到刘启面前,说道:“但是族老们最后确实觉得你的决定是正确的,应该由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做管事,所以我就没给你说。”

“明白了,我进屋休息了。”刘启回道。

“去吧”

……

八月十七日一大早,刘启昨晚睡得晚,早上难得赖了会床,醒来后躺在床上没起身,虽然父亲给他做了解释,信昂哥也没有怪他的意思,但是刘启自己还是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信昂哥没有进入入山避难的名单,自责感充斥的胸腔,很是憋闷。

“信启,快出来,老师来了”刘父在院子里喊道。

“好的,马上。”刘启应了一声,赶紧起身穿衣,先去厨房洗了把脸,然后来到堂屋。

父亲和周先生坐在堂屋正中的方桌旁。

“老师!”刘启叫了一声,然后躬身拱手作揖。

“嗯,坐这吧。”周先生指了指靠门的凳子。

刘启走过去坐下。

“这次来,一是想看看你的状态,劝劝你,不要自责,万事自有定数,人各有命。刘信昂和刘礼升,都是自己做的决定,就算有你的原因,但是最后的决定终归还是他们自己做的,所以你不要把这个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你现在最主要的责任,是进山后保护好你的母亲,并且跟着三爷多看多学,争取早日能肩负重任。”

“明白了吗?”周先生最后问道。

“谢谢先生教诲,弟子明白了”刘启回道,老师的劝说使得刘启的心情放松了一些。

“第二件事,则是我有求于你。早些年我专心读书,为了不影响我做学问,所以我和你师母要周玥要的晚,现在我们两个都快五十岁了,玥儿还只有十六岁,这次我们家只有玥儿一个人入山,周氏在刘家堡又是独户,所以我希望你在山里,能对她多加照顾。”周先生说道。

“这当然义不容辞,玥儿与信启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去年两个人又订了亲事,现在也算是我们刘家人了,信启肯定会照顾好她的。”刘父抢着回答到。

“是的,我一定会照顾好玥儿,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师傅您请放心。”刘启也跟着保证。

“那就好,听你们这么说,我就放心多了。我回去后交代玥儿,让她二十日跟你们一起。”周先生说完站起身。

“最近大家都挺忙的,我就不再多叨扰,告辞了。”说着朝刘父拱了拱手。

“留下吃个饭吧,孩儿他娘已经在做了。”刘父也站起身挽留到。

“不了,我要早些回去。给玥儿再多交代交代,心里总归还是不放心,她还那么小,就一个人......,以后还说不定什么情况呢。”周先生婉拒道。

“也是,那您慢走,您放心,信启肯定会保护玥儿周全。”刘父说完,转头对刘启说道:“信启,送送你师傅。”

“好。”刘启回道,跟着周先生往外走。

等出了大门,又走了十几步,周先生突然站定,回过身对刘启说:“这次的事情,你表现的很稳重,并且考虑的很周全,这是好事。但是你要明白,凡成大事者,必有大胆魄。”

“你在堡里从小长大,我们这些老人都看在眼里,这次的事刚开始选择你,说明我们都认可你,我们了解你的能力是足够担负起这个责任的。”

“就算在这个过程中,有差错,导致了族里付出代价,族里也是愿意承担的。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族里选择培养你,就是做好了替你扫清身后事的准备。”

“作为你的师傅,我是希望看到你能勇于承担责任。不过现在事已成定局,你一定要快速的调整心态,在后面这生死攸关的时段,我希望你能更勇敢,更有胆魄。”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你回去后再想想。”说着周先生转身继续朝前走去。“就送到这儿,你回去吧。”

“是,师傅您慢走。”刘启再次躬身行礼,然后站在原地看着师傅走远,直到转过街角看不见,才返身回家。

……

时间走到了八月二十日,这日刘启早早起床,将准备好的东西都装到独轮车上,装好后站在旁边又点了一遍:“干粮、粮食、睡袋、衣服、鞋子、柴刀、油盐、枪、弩弓、箭矢、藤甲、被褥、常备药材….”确认自己带齐后,又将母亲的东西点了一遍,也一起装到车子上,然后一家人一起前往晒场。

来到晒场时,时间刚到辰时,不过晒场上已经站满了人,入山的和送别的聚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时而传来几声哭泣,谁也不知道这次兵灾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