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5章、阖藩蠢货  光宗耀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旨意和消息当然比舰队更快,陈璘只是来护送相关人等入京的。

但现在楚藩的宗室到底听谁的?信谁的?

好在紧赶慢赶、日夜兼程,侯拱辰终于也到了武昌府。

很多朝以来,宗人令的存在感并不强,驸马都尉的存在感也越来越不强。

但对此刻的楚藩来说,宗人令的分量够了,尤其是奉旨离京、专门到了武昌府来处置楚宗案的宗人令。

侯拱辰没有与湖广当地的官员们多打交道,而是直接到了楚王府,也暂时住在这。

他指着另一个驸马都尉王昺,望着面前的朱华奎和楚藩八位郡王,神情严肃地说道:“奉旨,我与王驸马暂时代理王府事。你们或者会多想,但旨意明白:不论结果如何,楚藩都会在!这一点,要明白传下去。另外,先请郡主仪宾及楚藩在册镇国将军以上都到王府来。”

“……侯宗令,叫他们来是做什么?”朱华奎脸色很白。

“联名劾奏殿下之三位郡王,再加上宣化郡王,楚藩仍留武昌府的就只有四位郡王了。我们二人奉旨暂代府事,殿下放心我们诸事都只问四郡王及王府属官?闹出这么大的事,楚藩后面如何处置,关系到每一个在册宗亲。既然不能让楚藩以为陛下让我们接管了楚王府,自然是建言拾遗的宗亲越多越好了。但楚藩实在人多,故而只请郡主仪宾及镇国将军。”

他们跟着陈璘出发之前,楚王府的事还是该交接好的。

然而这个交接就并不容易。

朱华奎这么多年苛待旁支,实在已经闹得离心离德。

眼下侯拱辰和王昺一要安抚住已经上头犯下大错的诸多宗亲,二要维护皇帝威严,三又要考虑到朱华奎确实血脉没问题的可能性。

所以他们既不能就此把王府存银发了下去,又要让楚藩旁支相信皇帝这回会秉公处置,绝不会忽略他们的利益诉求。

侯拱辰和王昺所能做的,就是先在朱华奎、诸郡王、诸郡主仪宾和镇国将军、王府属官面前封存了账册、府库,然后再传达楚藩不会因此除藩的旨意,最后让各位镇国将军先去一一传达:明日,只要是楚藩在册宗亲,没被抓的人人都到王府来。

不是要再抓人,而是传达旨意,告诉楚藩宗室接下来这一段特殊时间该怎么安排。

其中有一点:到了王府听旨之后,宗人令和王驸马会每一家都走访到。

身为宗人令,侯拱辰确实可以关心到每一个宗亲。

只有朱华奎越来越觉得不妙:这怎么感觉像是要搜集他刻薄的证据?

其实当有过边镇军伍生涯的梁云龙接手巡抚职务、前军左都督所率的部分标兵和长江水师也到武昌府之后,楚藩宗亲现在当然已经冷静了很多。

殴杀了巡抚是什么大事,他们心里多少有数。

而另一方面,整个楚藩不过三千多人,当日一大半都参加了那场哗乱。

其中虽然有些日子还过得去的中层宗室也带了家仆、朋友,但真正在册的宗亲也去了一千多,“法不责众”嘛。

所以既然宗人令亲自来了,各位镇国将军去了王府之后又开始一家家分着跑了一遍,大家听闻楚藩不会除去,心里就更有底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楚王府正殿门口的院子里就挤得满满当当。

楚藩虽然已近四千人,但还有家眷、老小。此刻来这里的,只是有了宗亲爵位的“家主”。

人数总共不算多。

然后就见平夷伯带着不少荷甲亲卫走了进来,而王府已经被前军左都督的标兵们围了。

“宗令,这是何意?”

楚藩慌乱起来。

“肃静!”王昺大喊一声,先开口,“楚藩上下,一同听旨!”

陈璘平静地压着腰间的刀柄,站在侯拱辰的另一侧。

在围成一圈、守住了各个出路的前军左都督标兵们之间,楚藩宗亲恐惧又不安地一起面北跪下。

侯拱辰这才拿出了一道真正书面的旨意,缓缓地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楚藩上下,都给朕听好了!”

又是朱常洛自己写的旨意,而且是半路上急递追到侯拱辰交给他的。

“是凤阳高墙里的人少了,还是开国以来被处死的宗室少了?聚众成匪,光天化日之下抢劫,冲击官衙,殴死巡抚,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干的?还嫌楚藩不够乱?接下来是不是要逼着朕给你们一个交代?”

侯拱辰念着这样的内容,楚藩上下个个脸色煞白,想象着皇帝是在怎样一种愤怒状态之下亲笔写了这样的敕旨。

“朱华奎!不论你是不是朱家血脉,楚藩被你搞成这样,和谋反有什么区别?还有你们那些劫杠的、冲衙的、打杀命官的,朕知道你们有怨气,有缘由,但都是蠢货,愚不可及!堂堂一省巡抚殒命,这样的大案都不办,朱家还坐得稳江山吗?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