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6章、离心离德?应离尽离  光宗耀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申时行能有什么办法?何况他本来就只是在装尽力。

眼下他只一心筹设太学,从他这里,各种信密集地送往各地,话里话外没别的意思:先考选太学,先争取做里正。

然后皇帝把李贽“请”到了京里。

皇帝竟然不是直接定这等狂吠异端的罪,难道还要听他自辩一二?

沈一贯和申时行也坐不住了,直接请求面圣。

到了皇帝面前,他们也不装。

“是臣让张问达弹劾那李宏甫的。”沈一贯大大方方地承认,而后苦口婆心,“陛下虽有诸多恩典,但地方上雨急风骤,陛下复设太学,此时正宜再明正道,稍安天下士绅之心啊。”

朱常洛看了看他,先问申时行:“申阁老也这么以为?”

“陛下,由奢入俭难。”申时行也不否认,“天下厉行优免,士绅中总归是要退这一步。虽不敢言不忠,然心怀怨怼,始终不美。”

“故而借李宏甫人头一用?”

沈一贯和申时行又连连摆手:“禁其著述革其功名足矣,毕竟七十有六……”

朱常洛似笑非笑:“朕倒听说他直言不讳,说他的著述正是离经叛道之作,又可杀不可去,头可断而面身不可辱。二位阁老要悔其著述革其功名,那更甚于杀他了。”

见到朱常洛对李贽有了些了解,甚至好像有些兴趣,沈一贯和申时行面面相觑。

“陛下,此人以异端自居,误入歧途而自诩正道。他历来宣扬革故鼎新,陛下若是垂听其人主张……”申时行很担心,“陛下三思……”

“二位阁老也清楚朕要做什么。”朱常洛又看着沈一贯,“弹劾他之时,沈阁老莫非不担心朕反而要用一用他的主张?”

“陛下!”沈一贯这回坚决得很了,“此人蔑视六经和孔孟著述,更有‘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之狂言,实乃非圣无法之徒!孔孟先贤都如此,当今官学自然更加不屑一顾。陛下此前手抄《论语》,尊崇文教之心天下皆知。在此辈眼中,陛下亦非圣贤明君,不合其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之治政主张。”

朱常洛没有立刻说话。

这个逻辑倒是自洽:李贽是连孔子孟子一起喷的,而你这皇帝刚刚还做了秀,你们不是一路人。

面对这样的官学大敌,如果不仅不惩治他,反而要用他的主张,那皇帝岂不是言行不一?

如今只是为了开个窗子,都已经搞得大明这房子快摇摇欲坠了,总不能让天下官绅都坚信你必定要挖墙根吧?

申时行看到有戏,连忙继续说道:“李宏甫虽出身心学泰州一脉,实在是太离经叛道了一些。陛下明鉴,隆庆元年开始,朝堂上便有奏请为王守仁复爵予世券,更奏请从祀孔庙。这事一直议到万历十二年,那时臣也有上疏……”

他没想到朱常洛竟点了点头:“朕记得。申卿那道疏,极有见地。”

沈一贯和申时行都愣了一下,只听皇帝开始复述起申时行当时的见解。

申时行可谓是从隆庆元年开始心学门人推动王守仁从祀孔庙的最后一个重磅推手。

那道疏先驳了一些认为王守仁没有著述、认为王守仁的学术就是禅等观点,最后说儒学各派可以相辅相成,可以共存而不相违背。于是他赞同让王守仁、陈献章、胡居仁一同从祀孔庙,既显得儒学不是安于拘泥浅陋,也能说明实学的自得,更能弘扬大明开国以来在学问上的建树。

推动了将近二十年也未果的王守仁从祀孔庙在申时行这道疏上去之后一个多月搞定了。

朱常洛赞扬了一番申时行,然后就问:“李贽就不在可以相辅相成之列了?”

申时行没想到皇帝居然“记得”十几年前他上过的奏疏。

不论是因为李贽这件事出来之后皇帝去专门查看的,还是他更早之前就做过功课。

但这种皇帝对他们的“历史”如此熟悉的感觉让人很心悸。

“……心学如今又分各派。此一时彼一时,各学派之间,学问主旨已经相去甚远,泰州一脉流弊最多。至于李宏甫,他说什么天尽世道以交,竟至于人与人之间,无事无物不可交易。更狂言什么‘天之立君,本以为民’,实则目无皇权,至治无声之说更是要弃儒崇道。如今他又落发事佛,臣以为,他实则并无定见,只是一味狂悖激愤罢了,又如何能与儒学各派相辅相成?”

朱常洛也不与他争辩这些。

君臣之间先有这些奏对,是因为目的不同。

朱常洛的目的是刺激一下大家伙的思想和思考,沈一贯和申时行想要的是稳定。

目前才刚刚开始术前清理,还没动刀,大明就已经因为那么多脓疮被碰到了而嗷嗷叫。

儒学当然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它一直以来最强大的一点就在于能够不断吸纳新的思想内容,不断进化。

只不过宋之后,因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